主页 > 出口百科 > 口罩出口 > 中国出口口罩被退货_口罩出口退税率是多少

中国出口口罩被退货_口罩出口退税率是多少

谭剑 2023-08-21 23:53

导读:⒈“做口罩设备的业务断崖式下跌,原来一台设备两万多元都有人抢,现在一台四五千元也卖不动。”浙江义乌一位贸易商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感叹道。 ⒉让原本火爆的口罩生意骤然

⒈“做口罩设备的业务断崖式下跌,原来一台设备两万多元都有人抢,现在一台四五千元也卖不动。”浙江义乌一位贸易商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感叹道。

⒉让原本火爆的口罩生意骤然停滞的,是近期全国暂停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防疫物资。

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以来,口罩等防疫物资需求量大,滋生出防疫物资生产、买卖的灰色链条。随着不合格产品的曝光,官方对防疫物资的质量监管一再收紧。

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主要在义乌等小商品批发市场中试点,相较于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它更为便利,允许个人收结汇,免征增值税。

⒌“由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更灵活,品类多、来源杂,质量往往无法把控。

⒍” 多位受访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暂停市场采购出口,是为了规范防疫物资质量和出口秩序,并不影响一般贸易的防疫物资出口。”。

⒎近期,义乌市商务局发布《关于暂停市场采购出口特定防疫物资的通告》指出,自5月10日起,暂停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等医用物资和非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简称“5 1类防疫物资”)。

⒏与此同时,自5月1日起,对伪报、瞒报出口上述物资的,将从严处罚。

⒐“如果违规,行业信用将扣至0分,我们的摊位就要被收回了。

⒑”义乌一家商户老板告诉本报记者,据他透露,购买一个摊位的价格大概在200万~300万元。

⒒严监管的背后是迅速扩张的防疫物资生产、出口遇到的质量问题。

⒓疫情暴发以来,口罩等防疫物资紧缺,各地出现了抢购防疫物资,甚至是“一罩难求”的现象。以小商品批发闻名于世的义乌,依靠其完善的生产、贸易、进出口链条,在口罩等防疫物资的生产出口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⒔“对不少国外消费者来说,不管是哪里生产的,什么品质,只要能买到需要的防疫物资就行,老外也会图便宜,买到的防疫物资质量参差不齐。”义乌多位贸易商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⒕据义乌市商务局统计,截至4月30日,义乌防疫物资已实现市场采购空运货物出口6.51亿元,出口额达到2019年全年总数的149%。

⒖商务部数据也显示,3月1日~5月6日,中国通过市场化采购方式,已经向194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防疫物资。

⒗“现在做口罩的工厂,很多都是半路出家,没什么专业的人对接外贸生意,通过做市场采购贸易的人,联系海外订单,口罩有了海外销路。”义乌一家商贸公司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⒘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为这些半路出家的工厂提供了便捷的出口路径。

⒙所谓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一种贸易方式的创新,指由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在经国家商务主管等部门认定的市场集聚区内采购的、单票报关单商品货值15万(含15万)美元以下、并在采购地办理出口商品通关手续的贸易方式。

⒚与一般贸易相比,市场采购免收增值税,非常适合能够提供商品但无法提供发票的广大中小商户和生产企业使用,报关出口可采取拼箱组柜的方式,适宜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采购的产品。

⒛这种方式最早在义乌试点,后来又推广至江苏常熟服装城、广州花都皮革皮具市场、山东临沂商城工程物资市场、武汉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等地区。

“试点都在小商品集散地,这种贸易方式的创新主要是为了便利中小贸易商出口退税,鼓励其出口积极性。”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以前出口退税是有规定的,小商品出口单次量小,比如一天有100个人各买200个口罩,一笔一笔办出口退税太麻烦,人力成本更不划算。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就是在商贸城、批发市场等商家处采购商品,然后集中报关出口,在检验检疫、报关手续、出口退税等方面非常便利。

“一般贸易的结算汇要打到对公账户,市场采购允许个人账户结算汇,也是一大便利。”一位国际贸易专家说。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采购贸易在拥有这些便利的同时,质量监管存在漏洞。由于不直接对接工厂,跟不同的商户零散交易、形式多样,意味着存在产品非标化,品质“良莠不齐”等问题。

“疫情期间,不少口罩生产厂和设备厂都是临时转产的,并没有医疗器械证等资质,流通渠道也比较复杂。

”前述义乌贸易商说。

“原则上产品生产只要符合国内的生产、质量、环境等标准即可,商品出口,只要不属于我们禁止、限制出口的产品,其质量把控主要靠进口国的海关和相关的质量检测部门负责。”一位国际贸易专家称,“对于小批量的出口商品,监管不是太严格。”。

“即使是大企业生产的产品,也有残次品,只是大企业的残次率可以控制得很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来源复杂,缺乏严格标准的把关,质量往往不能跟大的生产企业比。”高凌云说。

据海关总署网站消息,4月以来,海关在邮件、跨境电商等渠道,共查获问题医疗物资1120.5万件,其中口罩994.1万个,防护服15.5万件,新冠病毒检测试剂108.5万份,红外测温仪2.4万件。

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有关部门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发布公告加强出口防疫物资质量管控。

3月31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有序开展医疗物资出口的公告》(2020年第5号),要求自4月1日起,出口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等5类产品的企业,须取得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同时符合进口国(地区)的质量标准要求。

4月25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防疫物资出口质量监管的公告》(2020年第12号),针对非医用口罩强化监管。

“监管越来越严格,政策出一道紧一道。之前(欧盟强制性产品认证)认证花钱就能做,现在花钱也买不到了。市场采购一停,我们的生意断崖式下跌。

”一家工厂老板透露道。

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5月12日表示,义乌等地方已暂停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部分防疫物资。境内外企业、个人暂不能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开展部分防疫物资报关。

“根据第5号和 第12号公告,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和非医用口罩出口是多少需满足相关质量监管要求,不适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项下的简化中国出口申报等通关便利化措施。”他说。

“这个政策主要是针对不具备出口资质的生产防疫物资企业,对于有资质的生产型企业是没有影响的。”高凌云说,“口罩等防疫物资依然可以通过一般贸易等方式出口,这样做是为了规范出口秩序,维护国家形象。”。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已采取一系列举措,从生产、交易、认证、出口等环节强化防疫物资的出口退税质量监管。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违规出口等扰乱市场和出口秩序的行为。出口退税中国出口是多少。

点头像!快速帮助

717087283

3234818751

0574-86090528

扫二维码

即享首单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