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出口世界排名第几_中国出口排名
谭剑 人 2023-08-22 23:22
⒈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自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世界经济衰退之,中国开始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主要贸易伙伴。目前全球一共有124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而美国仅和76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这种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在10年前,这一全球经济地位仍然属于美国,当时美国是127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仅与7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这种关系,仅仅十几年,中美双方的地位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⒉和中国保持最大的贸易伙伴中不乏美国那些忠诚的盟友,包括韩日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现如今欧盟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无疑经贸问题或成为中欧发展的“压舱石”,德国学者曾经说:“中国是全球网红经济的发动机,也是世界第一网红经济国。
⒊中国曾是美国最大贸易伙伴。据海关总署数据,2020年,中国前五大贸易伙伴依次为东盟、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且对上述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为4.74、4.5、4.06、2.2和1.97万亿元。美国也是中国重要出口国家之一,2020年中国与美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 8万美元,2020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总值为。 9万美元,相比2019年增长了万美元,同比增长7.9%。2020年中国自美国进口商品总值为万美元,相比2019年增长了万美元,同比增长9.8%。
⒋(数据来自中国海关)。
⒌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商品基本上以代工商品为主,比如:电脑、玩具、电视、手机、显示器、打印机等,除联想、大疆等少数自主品牌外,大部分都是美国的戴尔、惠普、苹果,及三星、索尼、博世等第三国的产品。
⒍2、日本——中国连续12年成为日本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国。
⒎中国是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2019)。2019年中日贸易总额为3146亿美元。日本连续4年成为中国第二大货物贸易伙伴国,中国连续12年成为日本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国(经济日报)。
⒏中国出口日本的主要产品有: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贱金属及制品。在日本市场上,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尽管占有较大优势,比如纺织品及原料、鞋靴伞和箱包等轻工产品,但同时面临着来自美国、越南、泰国、台湾省、意大利等国的竞争。
⒐3、韩国——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及进口来源国。
⒑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中国外贸出口国家排名第三的为韩国,2019年1-9月,出口817.1亿美元。中国驻韩大使邢海明日前接受韩媒采访时表示,2020年中韩两国贸易总额重新突破3000亿美元。
⒒彭博经济的贾斯汀( )曾经表示称:“北京是首尔最大的贸易伙伴,对华出口约占韩国的10%。由于韩国出口增长指数()总是能够精准预测全球企业收益的前景,因此,韩国的出口数据往往被称为是世界经济的“金丝雀”。
⒓韩国从中国进口排名前三的商品为: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化工产品。其中,纺织品及原料、家具这类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继续保持优势,但也同样来自越南、印尼、日本等国的竞争。
⒔韩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品种为:半导体、石油制品、平板显示器及传感器、无线通信仪器、合成树脂、光学仪器、计算机、石油化学化纤原料、钢铁板及石油化工半成品原料等。
⒕中国向韩国出口主要商品:船舶、无限通讯设备、蔬菜、水果、水产品、衣服、农副产品、钢铁制品、一般机械、纤维产品、液晶设备、石油制品、汽车、家电、汽车配件、石油制品、半导体和计算机等。
⒖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2018年中国对其出口总额万美元。2019年1-10月中国对其出口商品总值为。 4万美元,2019年中越进出口总额达1168.7亿美元,这是两国贸易额连续第二年突破1000亿美元。2020年前10个月,中越双边贸易额达1035亿美元(约合6807亿元人民币),其中,越南对华出口379亿美元,从华进口656亿美元。
⒗在疫情暴发导致全球贸易交流活动受阻的背景下,中国仍然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
⒘中国对越南出口持续高速增长,越南市场备受中国企业关注,近年来中国企业赴越南投资设厂掀起热潮。
⒙越南几年来经济增长快速,越南并且利用其在全球贸易的地理优势,”疯狂加群“——加入东盟、、签署、、等重大自由贸易协议等。尤其是签定后,中国与越南都成为超大经济圈中的成员国,90%以上的税目产品将会施行零关税,未来可能增加到95%的税目产品。因此中越之间的经贸合作空间无限。比如可这样想象一下,从新西兰免税进口羊毛到中国加工成优质布料,再从中国免税运至越南,越南再利用低人工成本的优势将布料制成服装,最后出口至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由于整个流通过程是免税的,因此,服装成本大大降低,并且新西兰羊毛企业、越南服装工厂、中国面料公司等都将会是流通过程中的受益者。
⒚中国在2020年重新成为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
⒛ 彭博社2020报道称,在双方边界冲突后,但新德里方面无法改变印度继续严重依赖中国制造的重型机械、电信设备和家用电器的现状。2020年印度与中国的贸易逆差接近400亿美元,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文章称:数据显示,印度自中国的进口总额为587亿美元,超过其对美国和阿联酋的总和,两国分别是印度第二大和第三大贸易伙伴。
印度商务部的临时数据显示,2020年,中印双边贸易额为777亿美元。印度与美国的双边贸易为759亿美元。
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产品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为主,并开始转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
未来随着中印区域贸易安排或自由贸易谈判的启动和推进,中国在印度的基建工程、能源、绿色经济等领域将扮演重要角色。
6、德国——中国连续第五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中国是全球第一贸易大国,不但是美国、欧盟、日本、印度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且中国连续第五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比如2020年中国和德国双边贸易总额同比增长3%,大约为2121亿欧元。新加坡《联合早报》之前文章,原题为:中国连续5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 。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中国事务专家克里斯蒂娜·奥特曾经说,中国连续第5年成为德国在全球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对于德国经济复苏而言是一个喜讯”。她认为,作为德企不断成长的重要销售市场,中国经济走出疫情影响的速度超出人们预期,从而使得德国汽车、机械制造和化工等多个行业从中获益。她表示,2020年,中国曾经是德国第二大出口目的国,但与第一名美国的差距再度缩小。数据显示,去年美国共进口价值1038亿欧元的德国商品,中国自德国进口额约为959亿欧元。
中国对德国出口增长点是: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防疫产品。德国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其中自行车、电视机、家具等产品大增。德国对中国的出口商品主要是:机械、汽车及化学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汽车行业,德国车企产量的1/3都面向中国市场。
美国仍然是德国商品出口的最重要买家,但与2019年相比,德国对美国出口下降12.5%。其次是中国,出口额大约为959亿欧元,。
需要提醒的是,2020年,德国的出口顺差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最高的是美国(361亿欧元),其次为法国(344亿欧元)和英国(322亿欧元)。德国对中国贸易则存在逆差,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比对华出口商品价值高200多亿欧元。
欧盟统计局发布了一份数据,在今年前7个月之内,中欧双边贸易额达到了3827亿欧元(约2.63亿人民币)中国出口哪个国家最多?中国出口最多的国家还有制造强国德意志。中国对德国的主要出口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杂项制品,其次还有贱金属及制品、化工产品、光学钟表医疗设备等。
2018年,中国对其出口总额万美元。2019年上半年,中国是向德国出口产品最多的国家,对其出口额达到520亿欧元,同比增长4%,荷兰与美国紧随其后。
7、荷兰——荷兰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在欧盟内第二大贸易伙伴。
荷兰属于欧盟重要国家。欧盟统计局()之前表示,中国去年超越美国,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在中美之后,欧盟第三大贸易伙伴是英国,欧盟统计局说,英国已不再是欧盟的一部分,因此,就成为了欧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中国和美国。欧盟统计局表示,与中国的贸易总额在2020年达到5,860亿欧元(7,110亿美元),与美国的贸易总额则为5,550亿欧元(6,730亿美元)。
再比如德国联邦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连续第五年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二名是荷兰、美国第三。
荷兰经济发达,是世界上十个最主要发达国家之一,又曾经是人均收入最高的前十位国家。荷兰的经济特点是外向型经济占主导地位。
荷兰在电子、化工、水利、造船以及食品加工等行业技术先进,金融服务和保险业发达。陆、海、空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是欧洲大陆重要的交通枢纽。荷兰是世界三大农业出口国之一,其农业以高度集约化、高产著称。荷兰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在欧盟内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2019年1-11月中国从荷兰进出口商品总值为。 1万美元,同比下降0.9%。1-11月中国对荷兰出口商品总值为万美元。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荷兰大约六成的货物贸易在欧盟区域内进行,荷兰自中国进口最多的商品是机电产品,并且在该类产品上,中国是荷兰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占荷兰机电产品进口市场份额的36.5%。
8、英国——中国是英国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英国国家统计署()最新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规模首次超过了其他所有国家。中国之前曾经是英国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国,仅次于德国。中国每年向英国销售的商品平均为每年450亿英镑,而德国为650亿英镑。从贸易势头上看,英国有可能取代印度进口中国商品贸易总量第五的地位。其中电子技术设备,在英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所占比例最大,达35.2%,总额达39亿英镑。
商品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此前数据显示,中国也是目前欧盟在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伙伴,此前和欧盟贸易总额最高的国家是美国。
中英之间的双边贸易额曾经达到685亿英镑,中国已成为英国第五大贸易伙伴。在过去十年中,英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两倍,中国成为英国在全球的第六大市场,目前有超过家英国企业向中国市场出售商品和服务。英国国际贸易大臣福克斯表示,英国是中国贸易和投资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较大优势,是英国家具玩具和纺织品及原料的最大进口来源地,另外,中国也是英国鞋靴伞皮革制品的最大进口来源地。
9、新加坡——中国是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及最大外资来源国。
中国是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新加坡是中国最大外资来源国。中国与新加坡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994.3亿美元。新加坡对中国出口额为540.7亿美元,自中国进口额为453.7亿美元(进出口相加应该是994.4,但新加坡给出的就是994.3),贸易顺差为87亿美元。即使不含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已经是新加坡的最大进口国、最大出口国(数据来自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2017统计)。
新加坡曾经是中国在东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机电产品是新加坡自中国进口的首位商品,其次是矿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
2018年中国向新加坡出口总额万美元。2019年1-7月中新双边贸易额485.5亿美元,其中,中国对新加坡出口290.0亿美元,,自新加坡进口195.5亿美元,中国对新加坡贸易顺差94.5亿美元。
10、加拿大——中国是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国是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贸易伙伴是美国),其中加拿大对中国的出口总额约为14.605亿美元,而加拿大从中国的进口总额为425.52亿美元(2018)。
2018年前三季度加拿大对华出口的主要类别:木浆、纤维素浆、废纸、纸板等资源产品占17%左右,其中油籽、籽粒、工业或药用植物和饲料占12.2%左右,矿砂、矿渣、灰分占6.8%左右,占36%。
2018年中国对加拿大出口总额万美元。2019年中国与加拿大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 3万美元,相比2018年增长。 1万美元。作为中国对外贸易十大国家之一,2019年加拿大从中国进口最多的是机电产品,占比45.3%,其次是运输设备占比4.6%,化工产品占比2.8%,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占比2.3%,还有各类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如家具、玩具、陶瓷等。
2020年海关总署1-9月份数据,中国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同比增长10.8%至8.68亿吨。
2019年累计近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9.7亿吨,累计进口额929亿美元,成为中国进口量最大的商品之一。铁矿砂就是铁矿石,凡是含有铁元素或铁化合物的矿石都可以叫做铁矿石。中国进口铁矿砂的主要国家有: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加拿大、南非等国。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21年1-3月,中国原油进口量为1。亿吨(或1129万桶/日),较上年同期的1。亿吨(或1020万桶/日)增加9.5%。
2020年12月份原油进口量为全年最低值。
数据显示,排名前三名的原油进口来源国为: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安哥拉。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12月中国从沙特阿拉伯进口的原油693.87万吨。2020年1-12月中国进口沙特原油为849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9%,以微弱优势超过俄罗斯,沙特再次成为中国的最大石油供应国。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620.49万吨。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进口原油5.4亿吨,同比增长7.3%,创造历史新高。累计金额为1.2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6.8%。2019年,中国进口原油5.06亿吨,总金额1.67万亿元。
我国进口原油居中国进口商品排名榜前三。原油经炼制加工可以获得各种燃料油、溶剂油、润滑油、润滑脂、石 蜡、沥青以及液化气、芳烃等产品,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燃料、原料和化工产品。中东地区是我国原油进口的主力地区,占进口总量的48%,非洲占18%,俄罗斯占16%,南美地区13%。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并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煤炭被誉为”黑色金子“或“工业食粮”,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煤炭的供应也关系到我国的工业乃至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的稳定,煤炭的供应安全问题也是我国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
2020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9.8%,原煤产量为38.4亿吨,焦炭产量为4.71亿吨。我国煤炭消费量总体较为波动,2019年煤炭消费量为28.10亿吨标准煤。
2020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9.8%。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生产国,2011-2020年期间我国焦炭产量总体保持在4亿吨以上。2020年我国焦炭产量为4.71亿吨,2020年我国煤炭进口为3.04亿吨,较2019年的3亿吨同比增长1.5%。
煤炭在中国进口商品中排名榜第三。我国煤炭进口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等沿海省市。东南沿海地区与主产地运距远、运输成本高,进口煤经济性、实用性较高,已成为东南沿海地区电厂的重要补充。
世界上天然气储量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居世界第四位。中国管输天然气进口依靠资源丰富的俄罗斯和中亚国家,最早的最重要的出口国是土库曼斯坦,到2019年总量已经达到2427.5亿立方米。其次是乌兹别斯坦、缅甸和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从2019年也开始出口到中国,而且将会逐年增加,成为管输出口到中国最多的国家。
2019年全球贸易量达4851亿立方米。
进口最多的国家是日本达1055亿立方米,占全球总量的21.7%。中国是第二进口国,达848亿立方米,占全球总量的17.5%。中国体量大, 需求也非常大,因此进口超过日本也是屈指可数的。
海关总署之前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份,中国进口天然气1122.5万吨,月环比增加22.3%。实现进口额36.07亿美元。2020年累计,中国共进口天然气1.02亿吨。累计进口额为334.55亿美元。据此测算,2020年中国天然气进口均价为329.08美元/吨。
天然气是优质、高效、绿色清洁的低碳能源,为中国十大进口商品之一。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8322万吨,比上年同期的7069万吨增长17.7%。根据船期监测,全年进口量将突破1亿吨,再创历史最高纪录。
2017年曾创下的最高进口纪录为9554万吨。
“2020年中国大豆进口约亿吨”这个数据得到了国际粮食贸易相关组织的认可。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张晓平在行业会议上表示,2020年中国大豆进口有望创下1亿吨。
我国2019年大豆进口总量8551.1万吨,同比增加0.5%,为历史第二高峰。农业农村部曾经从2019年起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增加大豆种植面积约1000万亩,2020年达到1.4亿亩。
尽管如此,大豆进口量仍然是国内产量的5倍多。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聚乙烯消费国,占全球聚乙烯消费量的30%左右。国内高端聚乙烯严重稀缺,供需缺口只能依靠进口补足。据龙朴咨询数据统计,2020年中国聚乙烯进口量将达到1861万吨。
国内高端聚乙烯严重稀缺,供需缺口只能依靠进口补足,尤其是己烯共聚聚乙烯、辛烯共聚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茂金属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等分析表明,中国聚乙烯进口来源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东地区的沙特、伊朗、阿联酋,东南亚地区的新加坡、泰国以及韩国是中国聚乙烯传统进口来源国。
沙特现拥有1030万吨聚乙烯产能,仅次于美国和中国,排在全球第三位。自2017年取代伊朗成为中国最大的聚乙烯进口来源国以来,沙特连续3年保持第一的位置。2019年进口量达385.88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2.5%。
中国是伊朗聚乙烯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占到伊朗聚乙烯出口量的80%左右。2019年伊朗向中国出口3种聚乙烯总量为255.57万吨。
阿联酋聚乙烯年产能达387万吨,年出口量超过300万吨,中国是其最大的出口目的国。2019年阿联酋出口中国聚乙烯为149.03万吨。
韩国聚乙烯年产能为770.3万吨,韩国本土聚乙烯年需求量在300万吨以上,韩国为聚乙烯贸易净流出国。
新加坡石化工业发达,毗邻马六甲海峡海运便利。目前新加坡共有5家聚乙烯生产企业,年总产能为293.5万吨,新加坡为中国进口聚乙烯第五位来源国,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茂金属聚乙烯进口来源地。
泰国有较为成熟、相对先进的石化工业,泰国国家石油公司、暹罗水泥集团公司在首都曼谷马塔府建成闻名于世的化工产业园区。据统计,2019年泰国出口中国聚乙烯为89.85万吨。
2017年之前印度国内聚乙烯供不应求,几乎没有出口。2018年印度政府出台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禁令,其聚乙烯产能过剩突显,出口量持续增长,特别是对中国市场销量攀升。
卡塔尔2019年聚乙烯产量220万吨的绝大部分出口,出口到中国68.35万吨。
美国至今保持着聚乙烯全球第一大生产国地位。美国国内市场成熟,年需求量在1500万吨左右,新增产量多以出口来消化。2019年其出口量首次突破800万吨达到887.5万吨。
日本知名石化企业包括三菱化学控股株式会社、三井化学株式会社、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等。目前日本本土聚乙烯年产能为425.9万吨。其高端料和专业料比例高于韩国,多自用和出口欧美,对中国市场出口较少。
2019年日本出口中国聚乙烯仅25.01万吨。
塑料按用途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1)通用塑料: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格便宜,还可细分5个品种。2)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高、低温性能,尺寸稳定性较好。3)特种塑料:用于航空、航天等特殊领域。
中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累计,中国共进口原油5.42亿吨,同比增长7.3%。累计进口额为1763.21亿美元。据此推算,2020年中国原油进口均价为325.08美元/吨。
中国进口前十商品之一的成品油,在2019年累计进口量2725万吨。成品油目前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6类。
据海关总署数据:2020年我国累计进口钢材2023.3万吨,同比增长64.4%。
2019年1-12月,我国累计进口钢材1230.4万吨,同比下降6.5%。累计进口金额141.1亿美元。2019年我国进口区域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占比分别为90.1%、9.1%。产品主要以板材、棒线材和管材为主,分别占比83.9%、9.6%和2.6%。
中国尽管是世界上铜产品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依靠国外进口。据海关总署网站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中国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188.5万吨。2020年全年进口量累计为2,176.5万吨,较2019年的2,198.2万吨减少1%。
2019年未锻轧铜及铜材累计进口量达397.2万吨。
2018年1-9月我国铜材进口数量为吨。2019年1-9月我国铜材进口数量为吨,同期相比下降15.6%。2018年1-9月我国铜材进口金额为千美元。2019年1-9月我国铜材进口金额为千美元。
我国虽是全球大米第一产量国,但大米依然是中国进口量最大的商品之一。其2018年进口308万吨,进口金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