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出口大增原因分析_医护人员不戴口罩的原因
谭剑 人 2023-08-24 18:43
⒈疫情之下,有人说,口罩“像金条一样抢手”。
⒉但中国的口罩,却并没有卖出像金条一样的价格。
⒊海关统计,从3月1日到4月4日,全国共验放出口口罩约38.6亿个,价值77.2亿元。
⒋口罩的原材料还在暴涨,人工成本也在翻倍,但国外卖家却在拼命压价,“利润被压得仅剩几毛”。
⒌多位口罩企业老板呼吁,行业不要恶性竞争,“不要贱卖中国的防疫物资”,但效果甚微。
⒍与此同时,国家也在不断规范出口,肃清行业。
⒎口罩大战不仅仅是商业战争,背后还有多方力量的博弈……。
⒏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我国每日口罩产能已达到了2亿个。
⒐海关统计,从3月1日到4月4日,全国共验放出口口罩约38.6亿个,价值77.2亿元。
⒑这相当于每天就有1亿多个口罩漂洋过海,远赴他国。
⒒从4月开始,原本高傲声称“口罩无用”的欧美各国,开始松口。
⒓3月30日,奥地利政府宣布,从4月1日起,所有人必须在超市内戴口罩。
⒔4月1日,发表文章指出,“亚洲对新冠病毒和口罩的看法可能是对的”。
⒕4月1日,德国联邦疾控中心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开始建议更多人戴口罩。
⒖4月2日,美国卫生研究院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戴面罩上街应该成为常识。
⒗“现在不鼓励戴口罩,主要是因为医护人员缺口罩,等美国口罩的供应跟上了,也许大家也会像中国一样上街戴口罩。”4月3日,在接受脱口秀主持人崔娃采访时,比尔·盖茨表示。
⒘同一天,新加坡政府宣布,将从4月5日起,向所有新加坡家庭提供口罩。
⒙在这段时间里,口罩的国际大单也接踵而来:。
⒚意大利800万个,韩国1亿个,法国10亿个,西班牙直接下单30亿个……。
⒛“大部分都是疫情期间转产的新厂子,它们都盯着国外市场。而原来的老厂家,国内订单都接不过来。”一家口罩厂的老板秦合川称。
最近他们接了一个1000万个口罩的外贸订单,产能直接被包到了5月份。
尽管市场无比火热,但口罩的价格,似乎并没有提高多少。
按照海关的数据,中国一共出口口罩约38.6亿个,价值77.2亿元。
秦合川说,中国的口罩,实际上正在被贱卖……。
全球需求如此旺盛,感觉到处都缺口罩,为何口罩的价格还是起不来?。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产能增加得太快。
天眼查数据显示,江苏、浙江、广东,是口罩厂增加得最多的三个省份。
“我们这里最近新增了十几家口罩厂,有资质、没资质的都来干。”广州中山的一位口罩厂老板称。
目前,在口罩出口市场上,除了口罩厂和国外卖家,还存在一个特殊的群体:外贸公司。
其中大多数是普通的外贸公司,临时转战口罩行业。
这是因为,受疫情影响,外贸市场重创,大量订单被取消,一些外贸公司变得无事可干。
“我们的海外客户不停地问我,能不能找到口罩。
”一家外贸公司的法国负责人陈星猛然醒悟:这是一个商机。
于是,他开始全力搜集口罩厂资源,前后联系了50多家,最终确定了5家重点合作厂家。
陈星预估,目前起码有上千家外贸公司在倒腾口罩。
但外贸公司这个群体的出现,却让口罩市场变得扑朔迷离。
目前,国内基本实现了“口罩自由”,而手握国外客户资源的外贸公司,无疑掌握了强大的话语权。
它们从国外客户那里拿到的订单价格,通常并不低。
“我法国的客户,每买一个一次性医用口罩,给我2.5元。”陈星透露。
他知道,找到越便宜的口罩,自己赚的差价越高。
“这帮人只会拼命压价。”秦合川称,他报价2.5元,对方就会直接给压到1.5元,甚至还有人问他1.3元能不能卖。
“现在熔喷布的价格已经到了45万一吨,就连无纺布也涨到了7万一吨,一个口罩的成本加上人工、税费,卖1.5元毫无赚头。”秦合川称,如果卖1.3元,还得亏本。
在外贸公司的强力压价下,口罩市场的利润被不断削薄。
曾经有口罩厂老板出来问:“我们国内口罩都没有贱卖,凭什么要贱卖给外国人?帮着外国人拼命压中国价格的外贸公司,你们良心不会痛吗?”。
每次有这样的喊话,后面都是一片叫好,但这,依然挡不住恶性竞争。
一次性医用口罩的价格,一路从4元、5元,被压到了现在的2元左右。
一些口罩厂老板为了抢夺大单客户,甚至用1.5元的微利价格销售。
秦合川知道,有个老板用1.5元的价格,签了个3000万个口罩的非洲订单。
有人说,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将在这次疫情中,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
但目前看起来,很多的防疫物质都在被贱卖——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安全健康防护用品委员会会长雷利民也认为,以现在的口罩出口价格,确实赚不到什么钱。
他希望口罩行业不要走上中国低端加工产品出口的老路:一个国外订单抛出来,大家竞相压价,利润极薄。
“我们呼吁国内企业不要互相压价,要合理定价,保证整个行业有合理的利润,健康发展。”雷利民表示。
口罩大战可不仅仅是商业之战,背后还有多方博弈。
“口罩出口已经不是单纯的国际贸易问题,它涉及国际政治等复杂因素。”雷利民说。
“在国内,口罩市场基本达到了平衡状态,也有一定余力出口。但某些国家并不愿意中国去占领它们的市场,哪怕它们没有充足的口罩生产能力。”。
更深层的是政治因素,“有的国家不希望中国因为援助和出口口罩等防疫物资,树立起国际抗疫中流砥柱的形象”。
此外,质量问题、标准衔接问题,也会影响中国口罩的出口,给一些境外反华势力制造口实。
3月底,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有序开展医疗物资出口的公告》。
商务部官网发布的《关于有序开展医疗物资出口的公告》。
其中,包括医用防护口罩企业150家、医用外科口罩企业523家、一次性医用口罩企业752家。
从4月1日开始,不在这个名单上的医疗物资,就无法再出中国海关。
这个公告在口罩行业掀起了轩然大波——这预示着,只有同时具有医疗器械注册证和许可证的产品,才能出口。
一家慈善组织的负责人称,他们采购了20万个一次性医用口罩,准备捐赠到国外,但这家口罩厂不在这个名单上,清关没过。
他们不得不将其拆成小包裹,一个个寄到国外,“为此我们额外付了25万的快递费,但昨天被告知,只出去了10万个口罩,剩下的全部被扣了”。
陈星从5家口罩厂采购产品,结果其中2家的产品被扣,他不得不紧急寻找新的口罩厂。
他根据名单,给上面的公司一个个打电话,询问资质和货期,然后锁定了两家新的口罩厂。
大量的外贸公司开始按照这个名单寻找口罩厂,上榜厂家变成了“香饽饽”。
湖南保灵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水龙称,一些外贸公司从官网找到了公司的电话,开始过来主动询价。
没资质的小玩家、小作坊将加快出局的速度,而有资质的正规玩家,开始越来越有议价权。
另一方面,监管也开始从源头规范口罩行业。
“国家正在严查熔喷布倒卖行为,也严格管理生产熔喷布的厂家,让它们不能偷偷在外面卖。”陈星称。
从上周开始,市场上突然间找不到熔喷布了,其价格冲破了40万一吨,现在已经直逼45万一吨。
陈星称,现在只有有生产和出口资质的厂家,才能从熔喷布厂家排队拿货。
而且它们还要签直销合同,绝对不能将熔喷布再倒手卖出去。
“至于排队这个事情,又变得玄妙了。”陈星称,现在市面上又有很多人开始出售“插队权”,等插队的企业熔喷布到手,再原因获得其额外私账支付的一部分钱。
陈星认为,在以后,口罩行业将成为一个资源型的特权行业,不是谁都可以进场做了。
随着疫情的继续扩散、中国出口的收紧,符合资质的公医护人员司将成为主力军。
而那些小作坊,因为无法出口,也拿不到熔喷布,会被加速淘汰。
陈星认为,口罩市场起码还有半年的热度,这场口罩大战,现口罩在才处于第一个高潮阶段……原因医护人员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