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出口挣钱吗_现在做口罩生意怎么样
谭剑 人 2023-08-25 07:15
⒈2020年的三月份,土耳其的天气刚有一点点回暖。在该国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香格里拉酒店内,有一位来自中国的年轻人面容严肃、气质冷峻,看着他面前正滔滔不绝的商人,不知道心里在盘算一些什么。
⒉他所处的这个房间一天价格是7000欧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5万元左右。毫无疑问,他是一个有钱人。而他一身的行头,也非常符合富豪的身份:面料上乘、做工精致的西装,梳向脑后一丝不乱的头发,还有身边几个身材魁梧的黑衣保镖。。。。
⒊略微紧张的气氛在房间内开始流转,过了良久,他好像终于作出了决定。他身边的翻译用流畅的语言告诉对方,货物不符合要求,这场交易到此结束。原来对面是土耳其当地口罩商,而这个年轻人,正是具有收购意愿的中国买家。
⒋之后的几天内,这种场面依旧在重复,最终这位中国小伙收获了一批价值60亿元的口罩订单。他究竟是谁?又凭什么做这么大的生意呢?。
⒌2019年,想必在很多人心中都是非常难忘的一年。正是在这年年底,新冠疫情从我国武汉开始爆发,继而波及全国。一时间人人自危,大家一边迫切希望这场灾难赶快结束,一边立即做好防护工作,让自己免受病毒的侵袭。
⒍一时间,所有出行的群众都戴上了口罩,只露出一双戒备的眼睛。每个人和他人接触时,都要保持一定距离,回到家后也都会及时消毒,因为谁也不知道别人此前途径过那里,会不会携带病毒。
⒎而具有隔离病毒作用的口罩,无疑成为大家争相抢购的物资。毕竟人们还需要正常生活,每天都要进行购物等必要的外出,口罩对大家来说几乎等同于护身符。
⒏然而国内口罩生产商家是比较固定的,供求关系直接决定了口罩的价格会一路上涨。
⒐之前十块钱能买一包的口罩,现在只能买到两三个。甚至在开始抢购的几天后,各大电商平台以及线下药店口罩直接售罄,一些人只能通过私人手段高价收购。
⒑危机同时也在孕育着商机,不少商人敏锐地嗅到了口罩买卖当中的巨额利润。决定冒着风险做一把大的,林栋就是其中之一。他凭借着60亿元的订单,不仅让自己的身价暴增,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媒体称为“口罩猎人”。
⒒林栋发现商机的过程是必然的,他出生在广东,家中就从事医疗器械这一行业。在林栋大学毕业后,他先是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了摄影行业,后来转行继承父母的衣钵。疫情爆发那一年他刚32岁,却已经在商场中磨练了近十年。
⒓口罩需求量突然上涨,不少人借机牟取利益,但并非所有人的手段都是光明磊落的。
⒔有人以次充好,在小作坊里大量制作不符合生产标准的口罩,然后高价售卖。有的人甚至还想办法回收一些使用过的口罩,然后将其伪装成新品售出。
⒕种种卑劣行径在互联网上被不断曝光,人们在震惊人性贪婪的同时,也纷纷斥责这些“发国难财”的人。但林栋不是第一天进入商场,他明白一个商人的信誉有多么的重要。他虽然也看中了口罩的高利润,但他有自己的底线,他会用合法正当的手段来换取这份利益。
⒖既然国内的市场这么大,而供应量又跟不上,那么就需要从国外来进购材料。
⒗在林栋看来,这笔钱一定是有人要去赚的,区别就在于谁更具有冒险精神,谁的谈判技巧更高明。
⒘事不宜迟,林栋将目光瞄准土耳其后,没多久就出发了。与他同行的人中,有一个名叫的助理,是林栋此行的得力帮手。虽然年轻,却精通多国语言,而且有着敏锐的商业判断力。而等真正到了土耳其境内,二人还是被当地的口罩生意环境震惊到了。
⒙次年三月,一个消息在土耳其各大口罩商之间迅速传播开来:“有一位从中国远道而来的收购商,正住在香格里拉酒店内,欲大量收购符合其要求的口罩原材料。据说此人携带了数千万现金,气势摆得非常足。”。
⒚没错,这个人正是从广东赶来的林栋。他在登上飞机之前,心里就已经有了大概的计划。
⒛对于商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国内口罩市场瞬息万变,他必须想办法在最短时间内收集到土耳其当地口罩材料商的消息。
所以他不能挨个敲别人的门去介绍自己,这样太浪费时间,他要让那些人自己主动找上门来。
因此林栋一落地,就住进了香格里拉酒店豪华的房间内,然后将自己身携巨款求购口罩原材料的消息散播出去。这种奢侈的排场无关乎享受,毕竟此时的林栋还是负债状态。
他只是清楚,在没有任何人情关系的异国他乡,这是能帮他快速吸引注意力的有效方式。
不出所料,接下来的几天内,访客几乎要将他的门槛踏破。只是这些人心思各异,同时伴随他们而来的还有未知的风险。
林栋不仅被材料商人注意到,还成为当地许多不法分子眼中的一块肥肉。更何况现在想要做这笔生意的人多的是,其他人可不想让林栋赚得盆满钵满,而自己血本无归。所以林栋面临的压力不仅是金钱亏损,还有自己的性命之忧。
为此他找到了当地一位颇有实力的军火商,希望对方提供人手和武器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而无论每次交易成功与否,林栋都会固定支付对方报酬。就这样,林栋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窥视,负担着欠债累累的风险,进行着紧张的“招商”工作。
看着眼前还在滔滔不绝的男人,林栋心底已经有了几分厌烦,他不知道这是自己应付的第多少个投机者了。
很多贩卖商看林栋对伊斯坦布尔情况不了解,都想着诈他一笔,即便手里根本没有货,也能在他面前说得天花乱坠。
更让林栋烦心的是,每多停留一天,都意味着他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时间紧迫,他不想错过任何机会,所以不得不亲自前去验证货物的质量。很多时候,当他见到那些材料的“真面目”之后,都觉得无比荒唐。
有的生产场地一看就是临时布置的,后来林栋才得知,就在他来的前一天,这里还是个服装厂。有的人拿出的口罩只有薄薄的两层布,口罩中间那层最关键的熔喷布不知所踪。
这里鱼龙混杂,说是各路妖魔鬼怪齐聚于此也不为过。
面对重重困难,林栋却不见气馁,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合格的货源。他在国内已经有了部分订单,如果不能按时交付合格货物的话,不仅生意会受到影响,本人也要被列进失信名单中。
此时的林栋已经没有退路可言,他唯有顶住压力继续向前,才有可能柳暗花明。终于,林栋找到了一家能够大量生产熔喷布的供货商,并且亲眼见到了堆积成仓的货品。
只是此时的熔喷布市场早已今非昔比,当初2万元一吨的熔喷布,身价已经飙升到了38万元,远远超出了林栋的心理预期。
他的资金实力其实并没有这些商人想象当中的那么雄厚,为此他做出了一个有些冒险的决定:他愿意和供货商签订长达两年的合同,要求是将进货价压低40%。
虽然如今的我们知道林栋的抉择多么正确,但是在当时,没有人知道这场疫情究竟会持续多久。互联网上各种猜测仅限于猜测,说不定哪天出现特效药物,疫情就会从此离开我们的世界,口罩的需求量自然也就一落千丈。
而林栋就是有这样的胆识与运气,他愿意承担失败带来的后果,也收获了成功带来的奖励。在他签下这笔订单之后,林栋的亏损虽然高达上千万元,然而他的心理负担已经小了很多。这对他来说只是个开始,面对亏损,他只是风轻云淡地说:“没关系,我能赚回来。”。
等林栋拿到货物之后,国内的形势出现了新一轮的变化。
原来供不应求的口罩,在国家的有效管控和积极调配下,已经不难买到了,价格区间也都控制在了合理范围内。林栋除了将之前订单要求的货物运回国内外,剩下的部分都堆积在了自己手里。
这种情况林栋之前不是没想到过,所以当它真正发生的时候,林栋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他开始搜罗国际信息,想办法把这批货销售到其他国家。恰逢此时国际疫情局势变化,很多国家的情况都不容乐观。
此时各国纷纷提高医疗物资出口的门槛,而林栋申请下了特许经营的资质,可以通过正规渠道将积压的货品合法售出。由于边境封锁,土耳其当地一些材料供应商与外国之间的供应链被切断,他们还会主动将自己的货物送到林栋的手里。
用林栋自己的话来说,他在国内市场赚的钱并不多。之前几笔早就签好的订单中,一个口罩的利润大概就是几毛钱,与林栋承担的巨大风险相比,这些钱好像并不过分。
超出林栋预料的是,2020年7月,他在国内售卖的一批口罩,经检测并不符合安全标准,原因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安全标准有差异。为此他辗转万里回国,最终为了不让自己因合同诈骗罪被捕入狱,他交了近7000万人民币的罚金和担保金。
这件事毫无疑问对他声誉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时间铺天盖地的负面消息,几乎要把林栋淹没。
但他似乎却很看得开,依然埋头在他的口罩生意里,毕竟他永远不知道前方埋藏着怎样的风险,勇敢面对和谨慎避免比懊恼或抱怨要有用得多。
林栋的口罩生意被拍做一部纪录片,让更多人了解到了他的所作所为。之后林栋的生意更是蒸蒸日上,60亿订单也随之找上门来。
虽然他身上的争论从未停歇,但林栋有着自己的坚持。
“总有人要去赚这个钱的,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我是一个商人啊,为什么你们会觉得赚钱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林栋平静的反问声音,压抑着疑惑和愤怒,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碰撞,总会摩擦出一些刺耳的声音。
然而林栋这样的勇气和毅力,确实非常人所有。虽然时势给他带来了一定运气,但运气不会眷口罩顾没有准备的人。32生意岁的林栋还有漫长的人生道路要走,也许他会为我们带怎么样来更多的惊喜。口罩怎么样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