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出口数据进出口贸易_2020年中国口罩产量数据
谭剑 人 2023-08-25 10:00
⒈(健康时报记者 高晓锳)据央视新闻报道,海洋保护组织发表的最新报告指出,2020年估算约有15.6亿个口罩被乱丢入海洋中,需要长达450年才能被分解成微塑料,对海洋生物以及海洋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⒉海洋保护组织负责人加里·斯托克斯( )在报告中表示,2020年共生产了520亿只口罩,其中至少有3%的口罩流入大海。每个口罩大约重达3克或4克,若该情况保持不变,海洋中大约有6800吨口罩。在此情况下,环保口罩和医疗废物处理市场开发开始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
⒊自疫情爆发以来,民众对于口罩的需求及使用量暴增,各地口罩迅速断货。随着疫情的发展,一线临床口罩出现短缺,生产企业加班加点赶制口罩。据海关统计,从去年3月至年底,在出口的主要防疫物资中,口罩出口2242亿只,相当于为中国以外的全球每个人提供了近40只口罩。
⒋其实,在2003年非典暴发时,我国就出台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措施。由此,我国进入了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的新阶段。各地加紧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行业步入快速发展期。
⒌随着医疗废物逐年快速增长,我国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运行压力日益增大。万和证券研究所认为,目前医疗废物处置行业的项目小而分散,法规对于基层行政区域的医废处置要求较低,体系建设与处置能力相对落后。消毒处置存在下游限制。焚烧处置由于成本等因素并未完全替代高温消毒处置,消毒后再送往下游填埋存在阻滞风险。因此,医废处理的市场空间仍在增大,估计接近70亿元,并随着医疗领域发展保持扩大趋势。
⒍据《2020-2025年医疗废物处理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手术切除的各类病原体增多,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加,我国医疗废物的产生量呈稳步上升趋势。预计到2023年,我国医疗废物处理市场规模将达到107.37亿元,同时产量达到249.56万吨。
⒎与此同时,国内外对可降解环保口罩的呼声越来越高。
⒏此前,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植物纤维、木质纤维设计出一款可降解“加拿大口罩”,这为环保口罩市场带来了新的曙光。
⒐今年以来,国内企业也在研发可降解口罩中不断实现着突破。其中,上海一家企业利用新型纳米材料,开发出了国内第一款可循环使用、可多次消毒,同时过滤级别达到了95的防护口罩,目前已投入到批量生产。据了解,这种口罩由内外两层棉纱和中间的滤芯组成,其过滤性能超过95%,达到了95口罩的标准。同时它还能经受沸水、酒精、84消毒液等反复消毒处理,性能保持稳定,如果正常佩戴可以循环使用20次。
⒑据了解,济南一家新材料企业也用食品级、高透气量的天然纤维素复合滤纸代替无纺布,用熔喷布或纳米纤维膜作为高效过滤件做出了一款高效防护可降解“纸口罩”,口罩细菌过滤效率高达98.9%,通气阻力低于35/㎡,符合《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标准。
⒒目前,欧美、日本等许多国家对聚乳酸非织造布的开发进行了大量研究,日本的东洋纺、幸和、钟纺、尤尼吉卡等公司均拥有可生物降解聚乳酸非织造布的专利技术,并已经推出产品。而我国在此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⒓“经过一系列测试,聚乳酸材料()的过滤效率高达99.8%,达到了普通熔喷材料的最高过滤值。
⒔”某净化材料公司负责人表示,环保口罩投入干垃圾被处理焚化时,不会释放出氮化物、硫化物等有毒气体,即使埋在土地里,也会在5年内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⒕“聚乳酸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所提取出的淀粉原料制成,经由发酵过程制成乳酸,再通过化学合成转换成聚乳酸,优势在于具有天然的抑菌性能和降解性能,工业堆肥三个月左右时间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安徽丰原盒子健康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海涛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对于新产品来说,国外市场的接受度比较大,尤其是欧洲、北美、中亚以及日韩市场,国内市场的接受度相对比较滞后,随着政策的逐步开放以及老百姓环保观念的不断深入,国内市场会越来越好。”。
⒖开源证券分析师金益腾认为,假设2023年可降解塑料的渗透率达到30%,则国内市场需求量可达到243万吨,若全部使用替代,则对应市场规模375-703亿元,包括金丹科技年产1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金发科口罩技3万吨产线和在研的万华化学自主研发的项目。“随着市数据场增长点的到来,国内产能处在大规模布局阶段,国内现有产能9.9万吨,拟建产能168万吨,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进出口贸易”进出口贸易口罩数据。
- 上一篇:口罩出口数据查询_口罩信息查询入口
- 下一篇:口罩出口数目怎么看_有没有口罩一个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