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常见风险有那些?该怎么样防范?
陈丽娜 人 2020-07-10 15:42
信用证风险
信用证风险是指信用证条款规定的条件苛刻,难以达到或开证行规模小、信誉差,不按国际惯例操作等 ,致使出口商难以履约,或者履约后不能及时安全收汇。

信用证的风险有哪些
信用证常见风险如下:
信用证结算方式是国际贸易结算的主要方式,有些国外客户为了蒙蔽外贸公司常常以可开立信用证来获取信任,而有部分外贸公司往往在未了解对方信誉情况下,被信用证所“信任 " ,忽视采取防范措施。在信用证的内容上设陷者在其信用证中规定一种条款,这种条款能否实现完全取决于开证人,受益人无论进行何种努力都不可避免地被拒付。这就是利用信用证“软条款”进行诈骗的“陷阱”。
常见软条款有以下几种类型:
1、暂不生效信用证,待进口许可证签发后通知生效或待货样经开证人确认后再通知信用证生效;
2、船公司、船名、目的港、起运港或验货人、装船日期须待开证人通知或征得开证人同意,开证行将以修改书的形式另行通知;
3、货到目的港后通过进口商检验后才履行付款责任;
4、指定受益人必须提交国外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证书或由申请人指定代表出具的证书等等,此类欺诈常发生于 CFR/CIF 合同。
信用证风险如何防范
1.加强信用风险管理,重视资信调查。在订立合同时,必须进行深入的资信调查,包括买方卖方之间的相互资信的了解,银行与开证申请人、受益人之间的资信了解。
在交易前可通过信保资信调查机构仔细审查客户的基本情况,对其注册资本、盈亏情况、业务范围、公司设备,开户银行所在地址、电话和帐号、经营作风和过去的历史等等,进行必要的调查评议,选择资信良好的客户作为自己的贸易伙伴。
在交易中,经常与业务员沟通交流,对业务员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疑点、难点问题给予指导帮助。
交易后以应收未收帐作为监控手段,防止坏帐的产生,这样,可以最大可能地避免风险,为业务的顺利进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认真审核信用证。卖方收到信用证后,应及时、认真地对信用证与合同条款进行审核,对于软条款要特别警惕。一旦卖方发现信用证中存在不符之处或无法接受的条款,应立即向买方提出改证要求,否则将陷入被动局面。
希望对你有帮助。
- 上一篇:可转让信用证操作流程及转让贸易方式详解
- 下一篇:备用信用证和保函的区别在哪?